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常对这些人下手
境外间谍在网上的惯用套路资料图片
看完前面郑州的大学生小张、小李的案例,就会发现,间谍案件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,离我们并不遥远。作为当代大学生,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时代,反奸防谍这个问题,已经摆在面前。
4月15日,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,本报记者采访国家安全机关相关工作人员,为大学生反奸防谍、拒绝勾连等提供建议和指导,以作警示。
●为何高校学生容易受到境外间谍的青睐?
据统计,退伍军人、留学生、高校师生、军事发烧友、军工科研人员等容易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渗透勾连。大学生为何容易被“盯”上?
一方面,大学生在高校里接触到的经济、技术、材料等领域的资料或者参与的课题、项目,对境外间谍来说有情报价值。
另一方面,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、社会经验不足,经常活跃在网络和社交平台,言谈之间很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和学习生活情况等。有的还需要寻找一些经济来源以支持学业。
●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如何实施勾连策反的?
一般境外间谍利用做兼职、发调查问卷之类的名目,以丰厚的酬金为诱饵,吸引学生为其搜集、窃取情报。
学生“上钩”后如果想退出,境外间谍就会采取威胁、讹诈等手段逼迫学生继续为他们效力。
此外,境外间谍还可能介入大学生的求职过程,支持、鼓励其报考涉密的单位,企图将学生发展成为安插在我党政军的“潜伏间谍”。
●大学生如何预防落入间谍的陷阱?
首先,大学生要有防范间谍的基本意识和爱国意识。
不能认为现在是和平时期,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间谍,间谍距离我们很远。
采访中,小李曾将自己的兼职行为给父母说过,但是父母认为孩子兼职是好事,就没在意。
还要树立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,克服麻痹思想,提高识别能力,在与境外人员接触时严守国家秘密。
其次,不要贪便宜,交友须谨慎。
从小李的遭遇可以得出,急功近利、不安于脚踏实地的工作,幻想不劳而获的“成功”,这些“天上掉馅饼”的好事要三思而后行。大学生到国外学习、旅游前,应了解、掌握国家安全知识,提高安全防范意识,自觉维护国家安全,坚决抵制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敌对势力的策反、拉拢、威胁、利诱等活动。
再次,高校亟须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。
采访中,不少大学生表示,对于国家安全了解不多,高校在国家安全教育上存在着形式化、空白化的现象。大学应开设国家安全和保密教育的公开课,广泛开展有关国家安全形势及法律知识宣传普及活动,邀请有关专家、国家安全机关分析案例、解读政策,切实提高在校师生反奸防谍意识,筑牢思想防线。
最后,大学生要注意上网安全。这里不仅针对大学生,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。网络时代,现在的间谍在选择策反对象时一般都是“普遍撒网、重点捕鱼”。他们会在网上广泛搜集公开的信息,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研判。比如,一些境外间谍会在论坛上故意发布错误的信息,比如部队的番号、装备的性能、武器的参数等,引诱某些真正知情、表现欲又强的网友回帖反驳,从而拿到正确的情报。
特别提醒的是,反奸防谍,人人有责。大学生对于间谍行为,应及时主动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。
我省已开通了国家安全机关受理公民和组织举报电话12339,并建立了奖励机制。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时,应当立即拨打举报电话,也可写信或到国家安全机关举报。
链接
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调查问卷
“增强国家安全意识,共筑反奸防谍钢铁长城。”这是昨天手机运营商给用户发的宣传标语。那么,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方面的知识又有哪些认识呢?4月15日,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,大河报记者通过网络发布“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调查问卷”,来自我省多个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参与调查。
调查结果显示,近四成大学生不知道每年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;当问到是否熟悉《国家安全法》时,近七成大学生表示“听说过但不熟悉”,有7.6%的大学生表示根本没有听说过。
对于国家安全形势,有近七成的大学生表示只有大概的了解,还有近两成表示不是很清楚;在关注时事政治方面,超过三成的大学生表示只是偶尔关注。
有三成大学生表示,学校没有开设关于国家安全意识的课程,同时12%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定期进行国家安全意识宣传或开展讲座。